指导思想
- 奥苏泊尔,有意义学习
- 孔子,“由博返约”
- 斯皮罗,随机通达教学
- 迈克卡,学习策略分类
- 开放的课程资源观念;More is Less.
前置技能
- Obsidian 的 基本使用
- Markdown 及其增强语法:电子笔记的最基本要素
- 双链,链接的使用
- Canvas 白板(多重编码)
- 必要插件:Recent Files, Linter, Style Settings;可选插件 custom frames, Dataview
- 常用快捷键:
Ctrl+O
,Ctrl+S
,Ctrl+Z
,Ctrl+/
,Ctrl+Shift+V
自定义快捷键 - 输出为 PDF 并打印(字号为 20 时参考缩放比例:70%)
- 浏览器插件:Obsidian Web Clipper
- 使用云盘服务进行多端同步,以坚果云为例
- PDF 阅读器,以 WPS 为例
- 如何编辑目录(如有必要,学习 PdgCntEditor,个人感觉无必要,需要的时候可手动添加少量的书签)
- ChatGPT、豆包等大语言模型的基本使用,注意:AI 很有可能犯错如 具有迷惑性的AI回答
- 使用AI工具进行文本处理
- 使用 AI 进行信息的初步检索
- 文本处理
- 笔记内查找替换
- 文本处理工具 mytexttools
- 表格处理工具 table convert
- 了解 SOP(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)
- 其他效率工具推荐(Windows 系统)
- PowerToys 多语言文本识别,仅有中英文时 Pixpin 等可替代
- 截图工具 Snipaste/Pixpin
- 开源屏幕时长统计工具 Tai
使用方式
明确至少三轮的完整学习
- 第一轮:听慕课 + 读教材(可同步可先慕课后教材,根据个人喜好)
- 听慕课了解学科概况(因为慕课只是讲解了教材上的部分内容)
- 王坤庆《教育学基础》
- 刘儒德《教育心理学》
- 郭法奇《外国教育史》
- 施克灿《中国教育史》
- 通读教材
- 以章节为单元有计划进行。参考计划表(后续使用飞书制作表格)
- 关注课后题(无需作答,可以留意课后题所问的内容对应正文哪一部分)
- 听慕课了解学科概况(因为慕课只是讲解了教材上的部分内容)
- 第二轮:复习笔记
- 细读笔记,扫清疑问,对于感兴趣的细节可以进行网页搜索,并添加链接到笔记中、也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和网上搜罗的观点添加进注释中
- 熟悉课后题及答案,将感觉有必要的题目制作成 SR 卡片
- 对于教育史、按照人物、教育政策两条线索再次复习
- 第三轮:对于不同科目采取不同的复习方法,同步刷选择题,遇到问题及时回顾笔记,对于笔记中缺失的部分,补充完善
- 教育学、心理学使用卡片
- 教育史以教育人物、教育政策为线索进行“连续”复习
- 了解大题的考法(与课后题基本一致)
- 掌握一定的记忆与答题技巧
- 不断丰富完善笔记库,完善内部学科结构…(利用蔡加尼克效应,该动作一直保持到上岸)
本库笔记的初始命名方式
- 第一级目录以考试科目或教材名称命名,前方编码为排序(839 为考研初试科目代码除外)
- 每个目录下以
!
开头命名是为了方便置顶笔记,也是重要笔记 - 关于以字母和
-
符号开头笔记名中字母的含义B-
辨析题J-
简答题L-
论述题T-
表格
- 推荐在第一级目录下建立自己的使用日志,如 !宝典使用手动日志记录
推荐书影
- 宁虹《教育研究方法》
- 陈大伟《教学案例》
- 吴国盛《科学是什么》
- 电视剧《大山的女儿》《山花烂漫时》
- 电影《遥远南方的童年》《放牛班的春天》《死亡诗社》《叫我第一名》
- 纪录片《幼童》《盗火者》《高考》《他乡的童年》
其他补充:
- 阅读经典著作
- 柏拉图《理想国》
- 卢梭《爱弥儿》
- 杜威《民主主义与教育》
- 雅思贝尔斯《什么是教育》
- 费曼《物理学讲义》
- 阅读优质论文
25 年争取安排几次有意义的教育学经典著作共读活动
笔记库中的内容来源:
- 对应教材
- 圣才学习网
- 微信读书
- 网搜资料,除人物肖像(多数来源于维基百科等)外在引用时均注明出处
除上述来源之外,笔记的结构安排以及补充内容、思维导图均为大柴制作,欢迎借鉴交流。
关于下载完整笔记库内容到本地,请到 B 站我的小店购买。
本地仓库的优势
- 所有的 Canvas 笔记
- 个别未发布的补充内容
- 正文中的注释内容,含部分真题题号链接、补充知识
- 随心所欲的编辑体验
- 使用自定义的样式,如字体
附加产品:前置技能直播课,请到 B 站我的小店了解详情 。